熱地強調:“藏語文工作同藏區其他工作一樣,關系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在藏區的貫徹執行,關系藏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關系藏區的穩定和發展,關系廣大藏族群眾及時準確地學習領會黨中央關于民族工作的重大論述和重要指示。”
![]() |
| ||||
第三屆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會 召開時間:4月28日 召開地點: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主要與會者: 十屆全國人大熱地副委員長 中央統戰部斯塔副部長 國家民委丹珠昂奔副主任等 |
|
日常應用 |
|
信息化應用 |
|
教育應用 |
在西藏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藏、漢兩種文字的街道、交通路標。在很多會議現場,經常聽到藏、漢雙語的播報。打開電視,藏語節目的內容越來越豐富,還可以看到藏語版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和《西游記》。在日常生活中,公交車也是用藏漢英三語報站,為乘客提供了方便。[詳細] |
|
在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藏語文與時俱進。不論是在當今最潮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還是西藏自創的藏文手機、藏漢英電子詞典等數碼產品上,藏語文通過網絡輕松實現了以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集成方式與全球同步接收、傳送信息的目標。[詳細] |
|
西藏教育系統推行以藏語文授課為主的雙語教學體系。截至2012年底,西藏實施雙語教學的小學在校學生282914人,占小學在校生總數的96.88%;中學在校學生177981人,占中學在校生總數的90.63%。[詳細] |
![]() |
| ||||
吞彌·桑布扎是藏文的創制者 和藏文文法學家。公元七世紀,降 生于涅地(雅魯藏布江南岸西藏山 南地區隆子縣,也有說是出生于尼 木縣吞彌家族中)。 |
|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藏學》黃維忠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圖書資料館副館長阿華 中國社科院民族所南方語言研究室周毛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研究員周煒 西藏自治區社科院 研究員巴桑旺堆 青海省民宗委研究室主任完瑪冷智
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支,除了中國境內的藏族外,在尼泊爾、不丹、印度境內也有一部分人使用藏語。藏語主要分衛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區。盡管方言各異,讀音不同,但藏文仍然是統一的,書面語通用于整個藏族地區。據藏文史籍記載,藏文在歷史上曾進行過3次較大規模的厘定規范。藏族歷史上的幾次文字改革,采取了調整藏文字母體系、簡化正字法、規范詞語,并立法推行等措施,不僅促進了藏文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還對藏文的統一和推廣應用,以及藏族文化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詳細]
開發利用藏文文獻是藏學研究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藏文文獻信息資料作為藏學研究的基礎和先導,對藏學研究的開展和升華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開發藏文文獻是功在當代,利在干秋的大事;對藏學研究而立,是眾多研究領域的基礎性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發展藏學事業,弘揚藏族優秀傳統文化,推進藏族社會的發展進步,都少不了對藏文文獻的開發利用。對文獻工作者來說,信息化時代,要求我們充分挖掘文獻信息的功用,使之更好地發揮其雙效作用。因此,研究開發利用藏文文獻工作,在現階段有著特殊意義。[詳細]
語言是人類活的化石,蘊藏著千百年來人類積淀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藏語文是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不朽的載體;是繼承并弘揚文化遺產、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推動民族經濟發展的第一媒介;也是體現藏民族情感的重要標志;更是與藏民族思維機制相和諧的思想工具。千百年來藏文超方言、統一性的特點及作用,使三大方言區人們之間雖無共同的口頭民族標準語,但仍能進行交流和溝通,最根本的原因是擁有共同的文字。[詳細]
西藏的語言規劃是我國語言規劃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西藏自治區語委辦公室的編制職數擴編,并正式升格為正廳事業機構,直屬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西藏自治區語委辦公室的擴編和升格,不僅為西藏全區藏語文工作的發展提供了組織保證和人員保證,更為重要的是這一舉措充分體現了我國政府始終如一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語言政策,體現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對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工作的積極態度,體現了自治區藏語文工作委員會和辦公室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開創藏語文工作新局面的遠大抱負和決心。[詳細]
古藏文寫本可分為兩個大的類型:吐蕃寫本(即佛教前宏時期寫本)和10世紀末至13世紀初的寫本(即佛教后宏時期寫本)。10世紀末至13世紀初的寫本,主要包括目前西藏及其他藏區遺存和流傳的佛教、本教的宗教文書(包括伏藏)和歷史、人物傳記等的寫本。佛教后宏時期出現了許多托名為吐蕃文書的“伏藏”,無庸置疑,這類文獻中引用了不少吐蕃時期珍貴的資料。[詳細]
在西藏文明發展史上,語言學是藏族傳統五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稱為sgra rig pa,即聲明。學界經常從實用和規則的角度來闡述其定義,即語言學是糾正話語錯誤,消除語言障礙,以使人類語言和書面創作規范化的學科。當代傳統語法放棄了舊語法的規定法則的做法,充分記錄實際用法。但不管是規范性還是描寫性,傳統語法不必具備明確的理論,這也是傳統語法各流派的共性特點。[詳細]
藏文術語規范化是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的一項基礎性和長期性的工程。如今,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藏文術語標準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績,社會用字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從路旁的商店招牌,街上的指示路牌,到商店里的售貨標簽,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藏文規范化使用隨處可尋。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藏語言文字不斷被賦予反映人民群眾新生活和社會發展新需要的時代內容,形成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的開放發展態勢,為西藏文化不斷繁榮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期責編:周蕾蕾 胡英 錄入:周蕾蕾 胡英